秸稈發(fā)酵是否可以提高蛋白含量?可以提高多少?怎樣提高?
(1)、按大自然的鐵的規(guī)律定律:物質是守恒的,能量也是守恒的,物質是不可憑空增加或減少的,能量也是不可憑空增加或減少的,變化的只是形式上的變化,也就是說:秸稈發(fā)酵前后,蛋白質的絕對值是不會改變的,能量的絕對值也是不變的。
那么又怎么解釋:發(fā)酵前后,物料的營養(yǎng)成分確實發(fā)生了變化,能量也有一定變化,如何解釋呢?
例如:有客戶反駁說,你說物質是守恒的,那一根木棒燒掉后,就變成灰了,好象并不守恒呵?我說,不僅守恒,而且在這一過程中,能量也是守恒的,木棒主要是由木質素和纖維素等組成的,占了95%以上,燒掉后,剩下的是灰份,灰份主要是由氮、磷、硫、鉀、鈉、鐵、銅、錳....等微量元素組成(草木灰可以做植物肥料就是這個道理,因為肥料就是以氮磷鉀等元素為主的),灰份占木棒的4%左右,占95%的木質素和纖維素是由碳、氫、氧組成的,它們在燃燒的過程中,變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汽揮發(fā)到空氣中去了,如果把揮發(fā)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回收回來,稱一下重量,保證和沒有燃燒之前的木棒一樣重,所以說物質是守恒的,而儲存在木棒中的太陽能(樹木生長時,吸收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地上吸取的水分結合變成了碳水化合物即木質素和纖維素等,太陽能則儲存在木質素和纖維素中的碳氫鍵和碳氧鍵中),經(jīng)燃燒后也就變成了火的能量了,所以說能量也是守恒的。
當然,你木棒燃燒后,你只得到了一堆灰燼,只有微量元素,其他的揮發(fā)到空氣中去了,其中的能量也變成火用掉了。
同樣的道理:由于我們檢測蛋白質的含量時,用的是凱氏定氮法,即測量出秸稈中的氮元素的含量,再乘以6.25(因為氮元素在蛋白質中的含量比較穩(wěn)定,一般在16%左右,所以測定出氮含量后,乘以6.25,即16%的倒數(shù),即可知蛋白質的含量),即得到蛋白質含量。按物質守恒的定律,氮元素在發(fā)酵前后是不可能變化的,所以發(fā)酵前后,蛋白質的絕對值也是不可能變化的。
(2)、那為什么大多數(shù)秸稈發(fā)酵后,蛋白質的含量還是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呢?
在什么情況下,秸稈發(fā)酵后,蛋白質含量會提高呢?請注意,上面我是說蛋白質的絕對值不會變,而不是說蛋白質的含量,蛋白質的含量是肯定會變大一點的,為什么呢?這其實是一種濃縮效應。
比如:發(fā)酵前,秸稈蛋白質含量為5%,即100千克秸稈含蛋白質5千克,然后進行發(fā)酵,一般用微生物發(fā)酵秸稈,會損耗掉一部分物料,微生物需要消耗掉一部分碳水化合物來生長或轉化為自己需要的能量(伴隨著一部分碳水化合物變成二氧化碳揮發(fā)掉了),所以發(fā)酵后,假如秸稈變成了70千克了,這時,蛋白質還是5千克,但蛋白質含量卻變成了用5除以70,即變成了7.14%了,比發(fā)酵前的5%提高了很多。這就是濃縮效應,即蛋白質被濃縮了。
當然,這種濃縮效應是有限的,而且,蛋白質的絕對值沒有變。
(3)、反芻動物的氨化秸稈加了尿素后,蛋白質含量提高了很多?為什么?
氨化秸稈要加尿素,未經(jīng)處理的秸稈含氮量是0.5~0.6%,加入尿素后,氨化處理后,含氮量為1.4~1.5%,乘以6.25換算成蛋白質,則相當于蛋白質含提高到了9~10%。但它是一種非蛋白氮,即不是真正的蛋白質,只能說是含氮量提高到了1.4~1.5%,或者說,粗蛋白含量提高到了9~10%,注意,這里說的是粗蛋白(粗蛋白包括假蛋白和真蛋白兩種,尿素造成檢測時蛋白質含量增加,但這是假蛋白)。這些非蛋白氮(假蛋白)還得在反芻動物的瘤胃中,經(jīng)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轉化為菌體蛋白后,才能被利用。
非蛋白氮的效率與真蛋白質是不同的,消化率也是不同的,差別很大。非蛋白氮喂單胃動物如豬雞鴨等,是沒有什么效果的,但可以少量喂牛羊等反芻動物,因為反芻動物瘤胃中強大的微生物群和纖毛蟲可以利用這些非蛋白氮,轉化成菌體和纖毛蟲蛋白,也就是真蛋白,然后,牛羊再消化吸收這些轉化后的菌體蛋白和纖毛蟲蛋白質。而單胃動物沒有這種能力。
(4)、可否利用微生物轉化這些人為加入的尿素或非蛋白氮呢?
當然是可以的,不過作用也是有限的,微生物在秸稈發(fā)酵中,只能轉化一部分的非蛋白氮成為真蛋白氮,轉化率一般在30%左右,比如:加入的非蛋白氮為1%(相當于蛋白含量6.25%),發(fā)酵后,轉化為真蛋白的,只有0.3%(相當于1.875%),即因為微生物轉化的原因提高了蛋白含量1.875%。當然,這個作用也不可小看的,蛋白質提高1.875%就是一個相當大的成就了,對養(yǎng)殖的作用也是相當大的。
活力99生酵劑和粗飼料降解劑中添加了各種對非蛋白氮轉化率較高的菌種,如產(chǎn)朊假絲酵母菌,假絲白地霉菌,有特殊固氮能力的地衣芽孢桿菌和巨大芽孢桿菌等,同時,這些固氮微生物菌株,可以與活力99產(chǎn)品中的其他菌如乳酸菌、糞鏈球菌、乳鏈球菌、枯草芽孢桿菌和光合細菌等,在固定非蛋白氮的代謝和菌體合成過程中,進行互動和協(xié)同作用,促進尿素等非蛋白氮轉化成菌體蛋白質。在秸稈的發(fā)酵降解中可以添加1%以內的尿素,加上濃縮效應,最終可以提高真蛋白質含量4%以上,提高粗蛋白含量6%以上,即使不加尿素,也可以將秸稈原料中原來的非蛋白氮最大限度地轉化成菌體真蛋白,同時適度分解蛋白質為肽胨氨基酸等容易消化吸收的營養(yǎng),蛋白質含量也因濃縮效應增加2%左右。對于發(fā)酵各種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對較高的糟渣如木薯渣,淀粉渣,米飯為主的潲水等,也可以添加非蛋白氮如尿素1%左右,來轉化和提高真蛋白質含量,并提高物料的營養(yǎng)價值。降解處理后的玉米秸稈粉,可以在喂豬的配方中,大豬最高使用量達到30%,同時進行合理科學的飼料配合,則并不影響豬的生長速度,或影響不大,從而顯著降低養(yǎng)殖成本。
象一些公司推廣的秸稈成套設備,和配套的微生物發(fā)酵技術聲稱可以提高秸稈的粗蛋白質20%以上,他們說的也沒有錯,但這是一個科學圈套,為什么呢?因為他只說提高粗蛋白含量達到20%以上,但是粗蛋白是由假蛋白和真蛋白組成的,他提高的都是假蛋白,比如加入所謂的蛋白精(甲醛綜合尿素),尿素經(jīng)甲醛羥基化后,飼料檢測單位是檢測不出尿素的,但實際上確實又是加了尿素的,羥基化的結果是把尿素巧妙地隱藏起來了,但是,這種假蛋白,養(yǎng)殖戶用來養(yǎng)豬雞鴨的話,是沒有用的,可以說沒有一點效果,象這樣上當受騙的客戶不在少數(shù),我們就經(jīng)常接到這樣的求救電話無數(shù)個,例如有一個河南的用戶,是從國家著名的研究院內(實際上是租用科學院內的房子的私人)購買的設備,并購買了相關的發(fā)酵菌種,回來后,進行了發(fā)酵和生產(chǎn)秸稈顆粒飼料,自己養(yǎng)了幾十頭豬做試驗,結果,豬吃秸稈飼料后,生長緩慢,毛長不中看,人家一百天出欄,他要一年,算上配合的精飼料和加工成本,實際上比喂全價飼料的效益低得多,幾乎在保本的邊緣。該用戶已投訴該單位欺詐,但沒有用,最后到了我們這里求助,我們告訴他,秸稈必竟是纖維原料,利用秸稈養(yǎng)單胃動物必須科學利用,合理利用,還得有個度,不能光是追求提高蛋白,最主要的還是要降解秸稈中的纖維,變成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并適當增真蛋白質含量,做到適當降低養(yǎng)殖成本,那種一味追求全秸稈養(yǎng)豬,全面降低成本的方法,是不會成功的。
當然也有的單位的宣傳是玩弄概念,如宣傳上說:提高秸稈粗蛋白30%,如果用戶較真,就說其意思是在秸稈原有的粗蛋白的基礎上提高30%,如原來是5%的,現(xiàn)在提高到6.5%,提高了1.5%,比原來的5%的基礎上提高了30%的比例。這樣就合理了。
我們還有一個集團客戶,是一家大型上市食品公司,擬投資上千萬元,處理馬鈴薯渣,每天需要處理的量達到了1000噸以上,之前試用了國內各種發(fā)酵劑產(chǎn)品,最終選擇了我們的產(chǎn)品,效果最好,馬鈴薯渣經(jīng)簡單的發(fā)酵處理后,不僅可以解決保存性的問題(密封好可以長期保存),而且產(chǎn)生了香甜味,適口性好,但由于馬鈴薯渣本身粗蛋白質含量只有4%,發(fā)酵后,最多提高到6~7%,所以,只能賣給養(yǎng)殖場使用,飼料廠無法在其飼料配方中使用,但他的量又特別的大,所以一直想把馬鈴薯渣的粗蛋白質提高到22%以上,(因為他說玉米酒精渣烘干后的粗蛋白有22%,可以供出口和飼料廠用,那么他也想提高到22%以上,將來好賣),但查閱了國內外大量的資料,咨詢了幾乎所有著名研究院,并委托國外同行研究,都不得其法,空手而歸。后來聽人說,國內一些單位發(fā)酵秸稈,可以把蛋白質從5%提高到25%,他就象找到救星一樣高興,經(jīng)多方咨詢和研究,結果證明這是偽科學,根本行不通的,如果要按他們的做法加入非蛋白氮(蛋白精)的話,他不想這么做,因為這不是真蛋白,單胃動物如豬雞是不能用的,既使是反芻動物,也不能加這么多,最多提高到粗蛋白含量12%而已。我們勸他還是順應自然定律,進行簡單發(fā)酵處理,最終鎖定養(yǎng)殖戶這個市場多做工作,來擴大銷售量,或者加入玉米蛋白粉(蛋白含量達到65%),一起發(fā)酵處理,以提高真蛋白含量,而羥基尿素蛋白精最多可以加入1—2%左右(絕不可象人家說的加入8%以上來提高蛋白含量20%,否則連反芻動物也無法利用)。
從目前國內情況來看,秸稈顆粒飼料加工技術市場相對比以前要規(guī)范一些,大多還是建議喂牛羊的居多。
(5)、那么用微生物發(fā)酵秸稈的好處在哪里呢?
秸稈微生物發(fā)酵處理,可以提高秸稈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這包括改善蛋白質的營養(yǎng)結構,改造蛋白質,并適當提高蛋白質含量(濃縮效應和轉化部分原料在原來就存在的非蛋白氮)2—5%左右,適當分解蛋白質成為肽胨和氨基酸等,從而提高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率,對非蛋白氮進行轉化等;可以大大提高秸稈的適口性,從而提高采食量達40%以上,粗纖維經(jīng)發(fā)酵后,變得更為蔬松柔軟,易被牲畜所消化;增加了有益微生物菌群,如乳酸菌、枯草桿菌、酵母菌等;產(chǎn)生了B族素生素、微生物代謝途徑產(chǎn)物如有機酸酸化劑、中間代謝物,香味物質等,綜合上述,發(fā)酵秸稈可以提高經(jīng)濟效益40%以上。
- 上一篇:牧草也可當肥料(圖) [2016-03-19]
- 下一篇:南寧市開展2016年生態(tài)養(yǎng)殖產(chǎn)業(yè)脫貧春季大行動 [2016-03-18]